第132章
前因写得详细,可案件的经过辛传安只一笔带过。不过在最后,他提出了两个疑点:1、案发现场除了杜秉国留下的少量血迹,没有指纹,也没有鞋印和其它痕迹。如果是被犯罪分子处理过了,那么这个人具备很强的反侦察意识。2、犯罪分子是否只有一人?虽然通过对杜秉国亲友的调查,没有找到其他嫌犯,但根据现场的血腥程度以及力量对比,不排除有第二名甚至更多犯罪分子的可能。 在笔记最后一行,辛传安写上了“存疑”两个字。辛夏盯着那两个描黑的大字,暗道,“老辛,你猜得真准。”说罢,又蹙了蹙眉,“但是你一定不知道,你和他曾经在那一天打过照面,要是你还活着,一定会记得他的样子,对不对?” 她闭上眼,试着去想那天两人相遇的场景:那日辛传安奔波半日,人困马乏,本想回家午休片刻,却看到了一方古香古色的小店。他平日里就对古玩颇有兴趣,现看到满铺琳琅,精湛典雅,暂时忘却了疲惫,抬步走进店中。 就在他抓起一件器物把玩之时,忽有人摩肩而过,在背后掀起一阵凉风。辛传安回头,四目交接,觉得那人的眼神说不出的怪异,却又一时想不清楚究竟怪在哪里,于是盯住他多打量了片刻。 那人不以为意,反而冲他笑笑,唇角掀起斯文的弧度,声音却是鲁钝粗噶的,“对......对不起,撞疼你了。” 辛传安摇摇头背过脸,全然没有注意到口袋里的打火机落在地上,被那人拾起。那人看了看上面的两列字迹,心里默念一遍,一言不发将它揣进兜中,走出店门。 一阵风爬上窗台,在某个地方撞出意料之外的响动。 春天的风已经有些暖意,辛夏却战栗着,从自己的想象中惊醒,第一反应,是倪殊回来了。